百年諾獎有其一套執行多年的評選程序,由諾獎官方認可的科學家推薦候選人
百年諾獎有其一套執行多年的評選程序,由諾獎官方認可的科學家推薦候選人,后經評委會篩選、審定,最終選出獲獎者。因諾貝爾基金會規定,禁止公開或私下披露有關諾貝爾獎推薦人和候選人的信息,且這一限制期長達50年,我們無從了解最近50年內的諾貝爾獎候選人的信息,但在諾獎官方數據庫中可以看到:從1901年到1966年,物理學獎項的提名次數為2777,化學獎提名次數為2931,而生理學或醫學獎提名數據雖只涵蓋1901年到1953年這一時間段,提名次數卻達5110。盡管提名次數不代表最終的候選人數,因一人可以獲得多人推薦,但與每年三、五個,至多九個自然科學類獎項得主相比,候選人這一群體人數要多很多。這些人中,也許有人終會在人生的某一時刻戴上諾獎桂冠,但多數人可能始終不會被大眾所識,至少不會通過諾獎平臺被世人所知。但相比獲獎者,他們取得的科學成就同樣可以彪炳于人類科學史。
1965年,因在量子電動力學研究上所作的貢獻,日本的朝永振一郎、美國的朱利安·施溫格和理查德·菲利普·費曼三位物理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當年的數十個物理學獎候選人所取得的科研成就皆屬不凡。這些人中既有漢尼斯·阿爾文、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這樣后來獲得諾貝爾桂冠的大家,也有列昂·布里淵這樣至死也無緣得到諾獎的失意者。作為現代固體物理學的奠基人,布里淵是WKB近似方法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布里淵區概念的提出者,他對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和信息論所作的貢獻,不會因其逝去而被遺忘,他作為科學家的光輝,也不會因缺了一頂諾獎桂冠而暗淡。
無論在過去,還是在今天,如布里淵這樣的科學家有很多。他們雖可能終其一生也無法享有諾獎桂冠或其他煌煌顯名,但仍始終如一地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探尋、開拓。他們孜孜以求的,不是頭上的桂冠,而是腳下的研究之路。如果說諾獎得主是人類科學高塔頂端的明珠,這些諾獎候選人,以及千千萬萬注定與諾獎無緣但仍在科研道路上奮力前行的科研工作者,則是人類科學高塔的柱石,是科學不斷發展的最有力推動者。
我們喜愛明珠,但不應忘記孕珠的蚌殼;我們聚焦諾獎,但更應關注身邊每一個孑孓躑躅,砥礪前行的科研工作者。
諾獎,明年見了!
來源:中國科技網